如何維持居家環境的舒適感?善用斷捨離6大要點遠離凌亂

清爽舒適的居家環境,可以讓人舒緩壓力,安頓身心,然而實際生活中,我們容易因為「總有一天會用到」、「萬一沒有怎麼辦」的心態,不斷採買添購;也會因為覺得「收拾屋子很麻煩、很花時間」、「反正遲早又會亂」而懶得起身整理;更常因為「捨不得、很可惜」的念舊思維,致使周遭雜物只增不減,於是最終只能與現實妥協,任憑雜物充斥生活空間。《網路溫度計DailyView》分享斷捨離六大要點,助您遠離阿雜的環境。

image source: 示意圖/Pexels

文 / 李易云

清爽舒適的居家環境,可以讓人舒緩壓力,安頓身心,然而實際生活中,我們容易因為「總有一天會用到」、「萬一沒有怎麼辦」的心態,不斷採買添購;也會因為覺得「收拾屋子很麻煩、很花時間」、「反正遲早又會亂」而懶得起身整理;更常因為「捨不得、很可惜」的念舊思維,致使周遭雜物只增不減,於是最終只能與現實妥協,任憑雜物充斥生活空間。這幾年很流行的斷捨離作法,到底該如何進行呢?

東西該留還是該丟?三問自己找出答案

針對這類情形,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其監修的《斷捨離行法》(断捨離のすすめ)一書中,提出了6個貫徹斷捨離的要點,讓我們在整理過後,得以更加輕鬆自在:

1.   只問這項物品對自己來說是不是「必要、適當、舒適」。

2.   判斷是否該丟的標準,不是「還能不能用」,而是「現在有沒有在用」。

3.   就算沒時間,也可以順手整理錢包、臥室的一個角落。

4.   習慣「贈送、賣出、捐獻」與資源回收再利用,可以處理的物品就別堆積。

5.   自行設定期限,期限內不會用到的物品就處理掉,例如一兩年內不會穿到或用到的物品,就可以全部清理掉。

6.   盡量在同一個空間裡面整理物品,不要把客廳的多餘物品堆放到儲藏室,又把儲藏室裡的多餘物品挪到其他地方。

斷捨離並非崇尚儉樸 舒心生活從理性消費和設定小目標開始 

除了整理現有的空間與物品,我們更要衡量自身經濟能力與真正需求,培養理性的消費習慣。購物前先想想:這是需要?還是想要?如果確定要買,建議先淘汰舊物,秉持一進一出的原則,也不要為了行銷折扣、抒發情緒而過度消費,既占空間又容易造成浪費。斷捨離的本質,並不是要人儉樸度日,而是透過整理收納來了解自己、整理自己,讓人生更舒適。

如果工作實在太忙,也沒有心力一鼓作氣,不妨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,比方說,先丟掉過期食品、藥品,或是堆積很久的廢紙、回收物,接著再訂定各個小目標,如整理廚房的調味品、玄關的鞋櫃等,只要有了成就感,就會有繼續斷捨離的動力。不要因為無法一次到位而覺得沮喪,只要慢慢持之以恆,養成習慣,生活定然會愈來愈舒心。

網路溫度計・最權威的數據分析專家
https://linktr.ee/DailyView

房產溫度計・用數據陪你成家
 https://linktr.ee/housedailyview

x

訂閱DailyView網路溫度計(香港版)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