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任教宗「良十四世」歷經四輪投票獲選 成史上首位美國籍教宗

名號為何選「良」有原因?天主機樞機的「秘密會議」教宗選舉落幕,新任教宗「良十四世」於香港時間9日凌晨誕生。

梵蒂岡前教宗方濟各(Pope Francis)4月21日辭世,享壽88歲。天主教樞機(Cardinalis)於梵蒂岡時間(UTC+2)5月7日在西斯汀禮拜堂(Sacellum Sixtinum,西斯汀小堂)召開秘密會議(Conclave),進行教宗選舉。歷時一日、經過四輪投票後,西斯汀禮拜堂的煙囪冒出白煙,宣布選出新任教宗,為美國籍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(Robert Prevost)。


第二日就選出!新任教宗歷經四輪投票誕生

2025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於梵蒂岡時間(UTC+2)5月7日下午開始舉行,共有133名樞機主教參與。在西斯汀禮拜堂的大門關閉後,選舉也隨之開始。當地時間7日晚間9時,西斯汀禮拜堂冒出第一次黑煙,代表第一輪投票結束,並且尚未成功選出繼任者。


這場教宗選舉受到世界矚目,除了西斯汀禮拜堂周圍擠滿關注的民眾,多家國際媒體也駐守現場,在禮拜堂外進行選舉直播。8日上午西斯汀禮拜堂煙囪仍冒出黑煙,第二、第三輪投票皆失敗;梵蒂岡時間8日18時06分(香港時間9日0時06分),西斯汀禮拜堂的煙囪冒出白煙,歷經四輪投票後新任教宗誕生。


在第二日就成功選出教宗,這在歷史紀錄上算是較快的教宗選舉,20世紀開始的秘密會議平均下來約莫歷時三日、經過七輪投票才會選出新教宗。近幾屆的教選舉和過往相比其實都算快,方濟各當時歷經五輪投票選出,再前一任的本篤十六世(Pope Benedict XVI)則只經歷四輪投票。加上剛選出的新任教宗,已經連續三屆教宗在秘密會議第二日就被選出。


史上第一位美國籍教宗 名號定為「良十四世」

新任教宗為美國籍的普瑞弗斯特(Robert Prevost),成為天主教第267任領袖的他也是歷史上首位美國籍教宗,名號定為「良十四世」(People Leo XIV)。普瑞弗斯特在選前就被各界看好,過去他曾被方濟各選任為教廷主教部部長,在秘魯擔任傳教士多年的他也是秘魯總主教,更是拉丁美洲宗座委員會領導人。在被選為教宗後,普瑞弗斯特也登上聖伯多祿大殿(Basilica Sancti Petri)的陽台,發表首次談話。


上一位以「良」為名號的教宗為1878年至1903年間的「良十三世」,其關注勞動階級,1981年發布的《新事》(Rerum Novarum)通諭支持勞動者成立工會的權利,並反對社會主義,支持資本主義並肯定私有財產效力,成為天主教社會思想的基石。同樣以「良」命名的新任教宗良十四世,被認為有紀念良十三世的意味,並肯定思想價值與貢獻、延續其精神理念。

x

訂閱DailyView網路溫度計(香港版)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