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AI在3月26日推出AI生成圖像功能,使「吉卜力風格」的AI生成圖片在全球掀起風潮,不少人將自己的照片生成為吉卜力風格。然而,隨著風潮逐漸擴散,許多網友也開始討論著作權等相關爭議,宮﨑駿過去曾表示其作品堅持手畫,每一部作品都耗費大量的時間才完成,也透露對AI生成動畫感到厭惡。OpenAI過去就有不少侵犯著作權相關的爭議,而目前對於科技藝術的規範確實不完善。
吉卜力工作室長年堅持手工動畫,以細膩的手繪工藝聞名,強調對動作、情感與細節的描繪,每一部作品都花大量的時間才能完成。例如:2013年電影《風起》中,一段僅4秒,而且只是描繪人群流動的鏡頭,動畫師山森英司花了1年3個月才完成;宮﨑駿代表作《神隱少女》畫了14萬張手繪稿,這展現吉卜力對每一幀畫面都要賦予情感和生命的精神;相較於AI圖片生成,2分鐘就能生成多張照片,被不少人批評是剝削創作者的心血。
在這個浪潮下,也有人發現AI圖片生成的漏洞,不少生成圖出現多一個人,少一根手指等情形。例如,有網友生成一張4人的全家福照,結果多了一個小孩,讓他直呼傻眼:「ChatGPT幫我完成三寶的成就,但我沒有想要三寶。」也有網友分享她的生成照中只有四支手指,感到相當困惑。
過去OpenAI也有不少未經授權使用素材的爭議和官司,不少藝術家對AI的侵襲也表示抗議,但是通常AI公司都會聲稱自己只是提供一個工具,並無盜用版權,不需負道德和法律責任。目前多國都缺乏對於AI的法律規範,只能靠民眾自我約束。
網友們對於AI是否侵犯版權的議題反應兩極,部分人認為這種生成行為會讓藝術變得廉價,幾分鐘產出相似的作品,背後是藝術創作者一幀一幀孕育出來的珍貴作品;另一派網友認為風格難以被界定,有本事的藝術家不會被AI超越,時代轉變的速度快,現在的職業本來就無法保證做一輩子。也有人覺得這是技術進步下必然的歷程,舉例過去的CD也被現在的MP3播放器和數位產品取代,認為只要不將生成的圖片做商業行為就不應該被譴責。
由於過去宮﨑駿在AI生成技術尚未被廣泛運用時就公開表示厭惡,他在2016年一段訪問中也表明自己不會將這個技術呈現在作品中。而在這波版權爭議中,社群平台X流傳一張自稱由吉卜力法律代理公司發出的警告聲明,疑似指控OpenAI侵犯吉卜力著作權,但是很快被日媒澄清,並非是其工作室所發出的聲明,這也引起網友們好奇吉卜力對這個議題的態度。
就目前法規而言,創作者的作品「風格」並不在著作權的保障範圍內,台灣也沒有針對AI侵權有明確的法律規定。這個議題在許多國家均爭議不斷,美國法院曾判決AI技術生成藝術創作Midjourney、Stability AI與DeviantArt的版權訴訟為勝訴;《科技新報》報導,AI與版權的爭議核心為AI採取的訓練方法,過程中利用大量的藝術作品,但很多創作都未經作者明示同意,或沒有收到相關報酬,這樣的做法遊走在道德和法律的灰色地帶。AI勢必成為未來的趨勢,也是藝術產業將面臨的一大挑戰。
分享本篇文章
你可能也會喜歡這些文章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