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數人談到躁鬱症時,往往會聯想到負面的偏差行為,但醫生也提醒,躁鬱症患者的確常有偏差行為,卻很少有攻擊傾向——究竟真正的躁鬱症是怎麼一回事、該怎麼應對呢?這篇文章就要來告訴你。
躁鬱症是什麼、有什麼徵兆?醫師曝「1不3要法」教你正確應對
image source:unsplash
文/凱倫
近日發生鐵路警察殉職的不幸事件,情緒失控兇嫌鄭姓乘客疑似有躁鬱病史,讓大眾對於精神病患的觀感再次蒙上了一層陰影。
不過根據三立新聞的報導,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、鈺璽診所院長黃鈞蔚表示,躁鬱症發病時的確會讓人變得脫序,但他們很少有攻擊、傷害他人的行為,醫師也提供了面對病患的應對方法。
image source:pixabay
在那之前,小編要先帶你了解,「躁鬱症」究竟有什麼樣的病徵、為什麼會發病?
#情緒起伏大、容易有脫序行為
根據《全民健康基金會》的文章顯示,躁鬱症的正式名稱為「雙極型情感障礙症性精神病」。
躁鬱症可以簡單分為「躁症」與「鬱症」,前者會使人容易心情亢奮,而這種情緒不一定都是外界所擔憂的暴躁易怒,也有可能是異常愉悅、興奮;後者則是普遍熟知的心情低落。
而患者最常面臨到的就是情緒起伏問題,心理上的波動往往跟著影響到生理狀態,例如憂鬱到無法進食、入眠,或是亢奮到開快車、做出危險刺激等行為——但黃鈞蔚醫師也強調,躁鬱症患者很少有傷人的攻擊行為,應再調查是否有其他因素(例如酒精)引發患者的攻擊性。
image source:pixabay
#多在年輕時發病
躁鬱症多在青春期或成年期早期發病,初期可能是生活壓力所引起,例如升學壓力、情感關係,但初期症狀最容易被忽略,導致延誤治療——精神科醫師曾美智也提醒,當有上述情緒起伏落差大的症狀、並持續超過1周時,就有可能是躁鬱症徵兆。
而除了年齡與生活環境外,也有資料顯示部分患者有家族遺傳的可能。
#可能會合併其他異常行為,容易被忽略
躁鬱症除了脫序行為(離如瘋狂購物、易怒、異常興奮等)外,也常常合併其他疾病,例如過動症、酒精成癮、恐慌症或暴食症等,因此診斷上有時會被忽略。
image source:Unsplash
#如何面對躁鬱症患者?謹記「1不3要」
倘若遇到躁鬱症患者病情發作時,我們應該怎麼做呢?
根據三立新聞的報導,醫師黃鈞蔚提供了「1不3要法」,分別是「不再刺激對方」、「要先保護好自己」、「要先保持距離觀察」與「要耐心勸導就醫」,理想情況下希望能成功安撫對方接受治療,倘若對方開始出現偏差行為,則可撥打119尋求救援。
*網路溫度計關心您*
勇敢求助並不可恥,再給自己一次機會。
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:0800-788995(24小時)
生命線協談專線:1995
張老師專線:1980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