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金周人潮湧港創新高 旅遊復甦掀社會討論
《香港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HK》透過輿情分析軟體《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》觀察,「黃金周」近十二日(2025/10/01~2025/10/12)網路聲量累積共20,237筆。聲量最高點出現在10月06日,單日累積2,841筆。

今年國慶「黃金周」假期,香港再度迎來旅遊高峰。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與入境處資料顯示,僅首四天即有超過87.7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,創下疫情後新高。酒店入住率突破九成,熱門商圈人潮湧現,高鐵與地鐵班班爆滿,零售與餐飲業績大幅成長,政府預估黃金周期間可為本地帶來數十億港元經濟效益。然而,在旅遊消費熱潮的另一面,交通壓力、環境負荷、社會秩序與消費體驗等問題同步升溫。從西貢生態受損、口岸擁堵,到快餐店「旅客過夜」現象,引發民眾與媒體熱議。香港如何在振興經濟與維持城市承載力之間取得平衡,成為此次黃金周最受關注的焦點。
網路討論聚焦於黃金周帶來的旅遊人潮、經濟成長、環境問題
《香港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HK》透過輿情分析軟體《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》調查,發現「黃金周」在近十二日(2025/10/01~2025/10/12)的熱門關鍵字除了出現「入境處、人流、旅客、高鐵、旅遊業、餐飲」等字眼外,「匯演、煙花、蝗蟲、口岸、珊瑚」也成為熱門關鍵字。

內地旅客訪港人次創新高,零售餐飲業績大漲,酒店交通需求爆發
今年黃金周首四天,香港迎來87.7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,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。酒店入住率接近爆滿,部分高端品牌(如LV、Gucci)門店出現排隊盛況,餐飲、零售業績明顯提升。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指出,黃金周期間部分商場人流較平日增長三至五成,部分餐廳營業額翻倍。政府預期全年旅客人次可望突破4,900萬,帶動本地經濟復甦。
旅遊業界表示,黃金周期間酒店入住率高達九成以上,部分熱門地區一房難求。高鐵、地鐵等交通工具班班爆滿,旅遊團需求大增。旅遊業界預計,黃金周帶動的旅遊消費將為本地帶來數十億港元收入,並有助於推動相關產業(如交通、餐飲、零售)同步成長。
零售業銷售創20個月新高,政府公佈8月零售業臨時總銷貨價值按年升13.7%,為20個月以來最大升幅。黃金周期間,旅客消費力強,帶動珠寶、手錶、化妝品等高價商品銷售。零售業界認為,旅客消費是推動銷售增長的主因,預期黃金周後消費熱潮可延續至年底。
高鐵、地鐵運力緊繃,自駕遊與跨境交通壓力大
今年香港多個主要口岸(如羅湖、深港),出入境人流創新高。10月1日單日內地訪港旅客超過23萬人次,創下疫情後新紀錄。多個口岸出現長時間排隊、過關擁堵,部分旅客需等候1小時以上。
高鐵西九龍站在黃金周期間迎來大量內地旅客,部分班次一票難求。地鐵、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在熱門時段人滿為患,部分車站需加派人手維持秩序。有旅客反映,車站內需排隊等候,部分班次因人流過多而延誤。
內地自駕遊旅客數量大增,導致部分高速公路、口岸周邊道路出現嚴重塞車。現場狀況:如深港口岸、港珠澳大橋口岸,假期首日凌晨即出現車龍,部分旅客需等待數小時才能通關。
西貢、橋咀洲人潮暴增,熱門景點生態受損、垃圾問題嚴重
黃金周期間,西貢、橋咀洲等自然景點單日人流創新高,橋咀洲單日逾4,000人登島,為平日週末高峰的四倍。大量遊客湧入導致步道擁擠、垃圾量激增。有潛水教練及保育人士指出,部分遊客在潮間帶踩踏珊瑚、挖掘貝類,導致生態系統受損。社群平台上流傳相關照片與影片,引發社會廣泛討論。環保團體與專家警告,遊客缺乏生態保育意識,短期內大量人流對當地生態造成不可逆損害。呼籲政府加強遊客教育、設立警示標誌,並增派人員巡查。
橋咀洲、萬宜水庫等地因遊客暴增,垃圾桶爆滿,部分垃圾被棄置於自然環境中。志工及環保團體需加班清理,仍難以應付垃圾量。有網民及居民批評部分旅客「只顧打卡不顧環境」,呼籲加強執法與罰則,並推動「自己垃圾自己帶走」行動。
社會秩序問題與消費體驗差,引發居民與旅客抱怨
部分內地旅客為節省住宿費,選擇在24小時快餐店(如麥當勞)過夜。這一現象導致本地居民用餐空間被擠佔,引發社會討論與不滿聲音。有網民批評旅客「霸佔公共空間」,影響本地生活品質,部分快餐店甚至臨時限制堂食時間或加強巡查。
由於旅客大量湧入,部分本地居民認為生活受到干擾,出現「反感旅客」的聲音。 有居民反映,日常購物、交通、用餐等活動因人潮過多而變得困難。 網路討論區出現「旅客素質」、「本地生活空間被擠壓」等熱議話題。
旅客反映香港餐飲、住宿、交通等消費價格偏高,部分熱門餐廳需長時間排隊,服務品質參差不齊。 有旅客表示「人多、價高、體驗差」,甚至有「只拍照不消費」的現象出現。部分旅客在社群平台分享「消費不值」、「服務冷淡」等經歷,影響旅遊口碑。
國慶煙花匯演吸引大批人潮,活動帶動消費與旅遊熱潮
10月1日國慶夜,香港維多利亞港舉辦盛大煙花匯演,吸引數十萬市民與旅客沿岸觀賞。煙花表演歷時約23分鐘,分為多個主題段落,現場氣氛熱烈。警方加強人流管制,部分地鐵站臨時封閉出口,沿岸道路實施交通管制。活動結束後,地鐵、巴士等公共交通一度出現人潮擁擠。
除煙花匯演外,黃金周期間香港舉辦多場文藝表演、嘉年華、燈飾展等節慶活動,吸引大量旅客參與。部分餐廳、商場推出國慶限定優惠,帶動餐飲、零售消費。商場及餐廳於煙花匯演當晚營業額明顯提升,旅遊業界表示節慶活動有效刺激旅客消費意願。
今年黃金周為香港注入強勁消費動能,其帶來的龐大經濟效益與城市曝光度值得肯定。然而,旅遊熱潮亦揭示城市治理與永續旅遊的挑戰,高人流帶來的交通與環境負荷超標,公共設施壓力倍增,社會秩序擾亂導致旅客與居民矛盾加劇。如何在吸引旅客與維護城市品質間找到新平衡,加強跨部門協作,提升旅遊承載力、完善生態保護、優化旅客管理與消費體驗,並積極回應居民關切,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,將是政府與產業界下一階段的重要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