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陽光原本該是大腦自然甦醒的號角,但許多人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滑手機。看似小動作,卻可能成為神經衰弱、焦慮甚至憂鬱的導火線。
大腦未完全甦醒 滑手機恐讓壓力荷爾蒙飆升
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提醒,剛睡醒的大腦處於「半開機」狀態,若立刻接受大量資訊刺激,就像電腦還沒啟動就被強迫運轉,長期下來會讓神經疲乏。研究更顯示,晨起滑手機的人壓力荷爾蒙分泌比一般人高23%,容易整天處於焦慮緊繃狀態。
為何早晨滑手機會讓你憂鬱?關鍵在多巴胺
社群媒體、遊戲和新聞推播會快速刺激多巴胺分泌,帶來短暫快感。但長期一早就接觸這種強烈刺激,會讓多巴胺受體「麻木」。研究指出,晨起滑手機的人憂鬱症狀的機率高出41%,生活小確幸不再動人,甚至缺乏動力與人際互動。
注意力不集中、健忘?其實是「手機養成的習慣」
手機App設計本就抓住人類注意力,滑手機時大腦會被迫多工切換。久而久之,專注力下降、記憶力減退,出現典型「注意力分散症候群」,導致學習或工作效率大幅下滑。
睡眠品質差?晨起滑手機也是元兇
許多人以為只要晚上不滑手機就能改善睡眠,其實早晨看手機同樣影響深層睡眠。藍光抑制褪黑激素,加上大腦被大量資訊轟炸,導致晝夜節律被打亂。睡眠醫學研究指出,這類人深度睡眠時間平均少30%,即使睡滿8小時仍覺得疲累。
醫師建議:起床後至少30分鐘別碰手機
想改善晨起精神狀態,謝炳賢建議可透過以下方式:
起床後30分鐘內不碰手機,先做伸展、喝水或曬太陽。
將手機放在床邊以外的位置,避免一睜眼就拿。
使用傳統鬧鐘,減少被迫查看訊息的機會。
晨起是一天中最純淨的時刻,應該留給身體與心靈,而不是交給無止境的訊息洪流。謝炳賢提醒,讓大腦有時間緩緩甦醒,才是健康的開機模式。